微型课,顾名思义,就是比正常课教学时间短、教学内容少的课。那么如何上好微课呢?下面为大家带来了小学语文微课教学方法,供大家参考。
1.充分利用情境教学优势小学生对未知事物有着强烈的欲望,此时采用情境教学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热情,并作出良好的引导。
所以,教师在制作微课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现实化,客观地展现现实背景;二是元素多样化,以浓厚的色彩搭配,配合生动的动态效果,自然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三是知识的由浅入深,教学应该循序渐进,小学教学更应该避免知识过于复杂,以免使学生丧失兴趣。
例如,在《月光曲》的教学中,这是一篇贝多芬创作《月光》故事的文章,为了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内容深意,同时考虑到绘制人物的技术性较高,教师可以采取情境的塑造,如月色、小路、破旧的茅屋等,尽可能将课文描述的原景呈现出来,使学生身临其境,体会创作的艰辛。
2.合理地利用想象小学生往往无法深刻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其一切行为皆来自于兴趣,所以,小学教学应当注重兴趣的激发。教师在制作上,应当充分考虑学生兴趣的由来。而在小学生心理研究上发现,其所拥有的想象,是学生通过学习追求答案的重要动力。
同时,联想的方式也是实现长期记忆的前提。在实践上,例如《富饶的西沙群岛》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经典的纪录片,剪辑成较短的视频,让学生感受西沙群岛的美景,进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3.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小学语文课程中,很多知识对学生而言都是十分抽象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能够轻易找到这些知识的由来。所以,微课在应用上应当考虑激发学生的探索性,使其自主地认识和领悟知识。
例如《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这是一篇带有地理性质的语文课文,同时也有着非常实用的知识,学生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在现实生活中寻求辨别方向的方法,由此将知识牢固地记忆下来。
1、微课、慕课创作室系统介绍
来源于教育,服务于教育
结合众多专业领域*、教师的经验和要求,通过我们的技术创新,把复杂的产品变简单,把繁琐、专业的操作变通用变*!
让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为教育服务!为教育所用!
我们较早在国内提出了优质课拍摄像玩游戏一样简单的,人人都能做到思路,把录播设备的的操作设计的如同手机、iPad的操作一样简单,会玩智能手机即可以拍摄出一堂精品课。这一项技术的发明,颠覆了学校对录播教室的传统观念。
诚海微课、慕课创作系统采用无人值守的全自动工作模式,仅需授课教师一键式操作,既可以录制出声音清晰、图像逼真、形式多样化的微课视频。系统设置录屏、直拍、虚拟情景、透明板书、虚拟讲堂五大拍摄模式,各种模式可以任意组合、随意搭配,完全满足不同学段、不同学科的视频展示要求。
2、拍摄模式多样化
1、录屏模式
2、直拍模式
采用人脸自动识别技术,当老师进行电子版书批注或黑板板书批注时,系统根据老师在交互智能平板机位和黑板机位自动导播切换。
3、虚拟情景模式
采用虚拟抠像融合技术,能够将授课老师、背景图片及视频进行虚拟抠像融合,让整个视频场景更逼真,达到更好的视觉效果。
4、虚拟讲堂模式
采用背景虚化技术,将授课人身后背景做黑色虚化,**授课人的表情和肢体语言;教师授课及板书时都是直面观众。将授课人,板书及课件画面。一次性融合,自动合成录制出在同一个视频文件中、老师可以将装备的图片素材,直接应用到透明板书中,*进行后期非线性编辑。
5、透明板书模式
运用视频虚拟融合技术,能够将教师授课视频,教师授课课件以及虚拟的教室背景融合,同时录制在一个视频中,用户可以自定义丰富的模板模式,教室背景可以根据授课的内容需要随意的更换,以表现不同风格的授课形式。
为推进我省课程整体、网络和音像教学建设,2019高等院校应用型教育微课教学比赛自2019年4月11日开始全面启动,依据评审规程和累进原则,大赛组委会决定增补*委员,现通知如下:
一、*委员资格要求
要求长期从事*教学工作,教学经验丰富,在课程开发与建设方面成果显著,熟悉网络基本操作技法,副教授以上职称,**推荐精品课程负责人、教学名师和微课建设**的优秀教师。
二、评审工作要求
依照2019高等院校应用型教育微课教学比赛方案和评审标准,在接到评审通知后一周内对本组选手微课作品予以网络评审、评价、打分。该类*与全省培训工作并轨,参加由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职教基地组织的全省及全国的教师培训工作,担纲培训主讲人。
三、推荐名额
各院校结合本校专业特点和实际情况,推荐3名以内评审*。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职教基地将根据院校参赛作品数量,适当调整*推荐名额。
“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它是一种用来提高自身的业务,给大家分享了微课教学反思,欢迎借鉴!
微课教学反思
本学期我在准备微型课题时,因为和语文于老师一起共同教授两个班,所以我们就一起研究,最后把微课题定为一个——《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数学(语文)素养》研究。
一、微课题的制定
这是针对低段学生很难用简洁、准确、清楚的语言表达,课堂上往往想说却说不清、甚至不知如何表达自己思维的过程的问题。而且数学学习过程任务之一,就是学生应该有从生活的真实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能力,即把我们生活中的真实情境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因此我以“以人为本的生命课堂和实验小学核心素养”为理论依据,以低年级学生语言表达水平为基础制定。目的是让学生明确学习和规范运用语言文字的重要性,关注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发言时出现的种种问题,发展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丰富语言积累,培养数学语言,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课堂上的实施
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需要每节课的潜移默化,尤其低年级,很多时候更需要让孩子们先学习一些语言,自己学着说,再不断规范语言。在教学中,我通过三个活动教学环节来达成教学目标。
活动一:通过“猜一猜”一对双胞胎的活动,调动孩子们学习的热情。先让孩子任意的猜,再引导孩子思考为什么“瞎猜”很难猜得到,启发孩子发现要想猜得准需要借助一定的条件,使学生感知并明确有依据的猜才有效。并学习用“因为……,所以……”来表述:因为左边的说我不是哥哥,所以右边是哥哥,左边是弟弟。
活动二:简单的猜一猜游戏,根据一条信息猜一猜。我双手写着不同的数字8、9,给学生一个提示条件:“我的左手写着不是9。”让学生推理猜测。学生很快就能判断出我的双手分别写着什么数字,并说清楚推理的方法。这时我又引导孩子们用“因为……,所以……,那么……”来表述:因为左手写的不是9,所以左手写的是8,那么右手写的是9;或者因为左手写的不是9,所以右手写的是9,那么左手写的是8。
活动三:根据两条信息猜一猜。书上的例题让学生们猜一猜“他们分别拿了什么书?”。学生先通过自己思考分析推理,再与同伴交流,最后全班进行交流反馈。反馈中学生均能从每一个提示条件中分析推理出其中隐藏的信息。引导孩子们用“因为……,所以……,那么……;又因为……,所以……,那么……”来表述因为小红拿的是语文书,所以小丽、小刚拿的不是语文书,那么就是数学书或者品生书;又因为小丽拿的不是数学书,所以小刚拿的是数学书,那么小丽拿的是品生书。